近日,在山西省人民医院骨科住院的王女士顺利接受了腰椎椎间孔镜手术,准备出院回内蒙古了。术后心情愉悦的她逢人就说,我真是来对了医院,找对了医生。
四年来,王女士因为腰椎间盘突出导致左下肢发麻、无力,辗转多地求医,先后用了理疗、按摩、针灸等诸多办法都没有好的疗效,深受困扰。近一个月更是连地都下不了,基本的生活无法自理,对于刚过40岁的她真是痛苦不堪。因为她的病史较长,椎间盘突出伴有严重的钙化,医生建议她做开放手术,而她一直对“大手术”比较恐惧,想要通过微创的手术治疗,所以她决定进京就医。经北京专家介绍,她得知山西省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李利军是这方面的专家,做此类重度钙化的病例数较多,能用孔镜微创手术解除她的痛苦,王女士又来到太原。
王女士入院后,李利军副主任详细询问了她的情况,了解到她四年来因为害怕开刀手术才一直延误治疗导致现在的情况。耐心地就她的手术进行了3个多小时的术前谈话,从孔镜微创手术的治疗办法到“全内镜技术”、“旋转破黄七步法”的优势,从手术中医患配合的细节到术后如何康复等等,耐心的讲解、暖心的话语终于打消了她的顾虑。并为她尽快安排了手术,术中患者的神经双根变异,严重粘连,给手术增加了难度,但因前期手术计划周密,整个手术只用了不到1小时就顺利完成了。第二天王女士的症状完全缓解能下地自如活动了。她脸上也有了笑容,逢人就说:李医生技术好,人更是暖心热情,遇到这样的医生是我的福气,我还有李医生的微信,不管有什么疑问,随时都能得到他的回复,真是找对医生了,我的医保还能跨省结算,真是来对了医院。
李利军副主任介绍说,椎间孔镜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主要有两种入路,都必须在盲视下做椎间孔的成型,成型时必须经过狭小的安全三角,这完全需要依靠术中病人对神经根刺激的反应来逐步调整角度和成型深度,无形中增加了损伤神经的风险。而椎板间入路(PIED)是椎间孔镜孔入路很好的补充技术,尤其是对于腰5骶1椎间盘突出并伴有高髂棘及腰5横突肥大的患者,选择椎板间入路就会简单可靠,在针对一些高度游离的间盘脱出时,选择椎板间入路也是较好的选择。目前椎板间入路主要有两大技术流派:一个是盲视下直接一次破黄,这项技术的缺点在于直接刺激神经,患者较痛苦,另外如果碰到神经变异情况,会增加损伤神经的风险。第二个是直视下逐步咬除黄韧带镜下二次破黄,但是由于黄韧带较坚韧及目前的镜下工具所限,破黄需要较长的时间。
李利军副主任根据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对孔镜技术操作的改进, 于2017年在国内较早的提出一种全内镜下完成椎间孔成型,逐步向椎管内推进,根据减压的靶点,完成神经全程减压的技术,即“Full see 八步法”;并于2018年在国内第一个提出“椎板间入路旋转破黄七步法”,这两种方法的应用,一方面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另一面也显著缩短了手术时间。并将两篇文章发表在骨科在线上,得到了同道的广泛认可。
看着顺利康复出院的王女士,李利军高兴的说,作为一名医者,要为患者负责,也要为自己的职业负责。 |